继举牌郑州银行H股后,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康人寿”)继续在场内加仓郑州银行H股。
近日,港交所披露易信息显示,郑州银行H股获弘康人寿在场内以每股均价1.3456港元增持2470.10万股,涉资约3323.77万港元。增持后,弘康人寿最新持股数目约为1.62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8.04%。
受访人士认为,2024年以来,保险机构对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潜在投资价值给予较多关注,显示出其资产配置策略正变得更加多元化。相较于国有大行,优质区域性中小银行在经济复苏中或展现出更强弹性,故成为险资配置的新选择。
配置价值凸显
此前,6月27日,弘康人寿斥资约1931万港元增持郑州银行H股1600万股,增持后对郑州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为5.55%,触发举牌。6月30日,弘康人寿再度对郑州银行H股发起增持,增持后持股比例达到6.68%。综合看,弘康人寿前后共斥资约7970万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郑州银行是全国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从经营表现来看,近年来,郑州银行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整体有所承压。但在去年,该行归母净利润释放出向好信号,且打破多年未分红的局面。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归母净利润为18.76亿元,同比增长1.39%,实现近三年来的首次正增长。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与此同时,该行推出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向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以该行普通股总股本(包含A股、H股)为基数计算的现金分红总额约为1.82亿元。
受访人士认为,郑州银行H股估值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恢复现金分红政策后,该行H股的股息回报率已具备较为明显的配置价值。同时,当前郑州银行的经营业绩显示出企稳回升的信号,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具备良好的基本面支撑,故成为险资配置标的。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认为,作为中小险企的弘康人寿,通过增持区域性中小银行H股,既能规避与头部险资的竞争,也能借助区域协同获取差异化收益。
“险资资产配置策略升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险机构正积极推进投资组合优化,通过布局优质区域性银行资产,既能实现信用风险的合理分散,也能对资产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中小银行面临价值重估
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近10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来看,中资银行H股为险资颇为青睐的一类标的。具体到不同的银行类型,险资增持的对象以国有大行及头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H股为主,区域性中小银行获举牌的情况较少。
据记者梳理,2024年之前,尚未有险资举牌区域性中小银行的案例。直至2024年1月份,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举牌无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A股。之后,今年1月份,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保险”)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A股股份,加上新华保险及一致行动人持有的该行普通股股份数量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应的普通股股份数量,持股比例超过5%,构成举牌。
时隔半年左右,再次出现险资举牌区域性中小银行案例。受访人士认为,这背后或折射出当前险资正在重估区域性中小银行的投资价值。对于价值型投资者,传统的“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银行投资框架仍然有效,目前估值相对便宜的品种仍集中在区域性中小银行。
“需要注意的是,区域性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资本实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也相对较弱,在面对经济波动、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时,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资产质量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增配意愿。”某头部公募基金人士对记者表示。
刘有华认为,区域性中小银行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伴随区域经济复苏,优质区域性中小银行存在较大的价值重估空间,或为保险资金提供特色化的配置选择。
责任编辑:张文
景盛网-加十倍杠杆炒股-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股票杠杆平台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