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丰)记者近日走进贵州轮胎智能化车间看到,智能机器人、无人运输车与自动化生产线无缝衔接,每条轮胎从原材料到成品实现全程数字化追溯。这家传统企业近年来突破生产效率瓶颈,实现智能制造升级转型,已成为全球轮胎行业智能制造标杆,这背后与金融机构的战略性金融服务支持密不可分。
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催生出显著的智造成果。该轮胎企业通过投用新技术、新设备,引入AI质检系统,改变了过去用工多、工装占地大、轮转低的局面,让胎圈生产环节的工人由原来的每班13人降至了4人。24秒内一次性产出2条胎圈,已经成为常态的生产效率,且合格率维持在95%以上。2025年4月,该企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企业从默默无闻变成了“灯塔工厂”。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末,贵州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4.84万亿元,同比增长7.5%;普惠小微、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中长期、绿色贷款增速分别达17.2%、32.2%、17.6%、12.8%,均显著高于其他贷款增速。这一数据,正是该省深化政策引领,聚焦各重点领域,加强与发改、科技、工信、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作,促进再贷款政策落地落实的生动缩影。
目前,贵州正组织开展创新融资服务模式“破冰”行动,指导辖内市州分行重点围绕“优化融资服务”“丰富融资手段”“完善配套措施”“优化四贷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完善信贷服务模式。目前,贵州各地立足区域优势特色,已推动形成十余项信贷融资模式并取得积极成效。
据悉,面对制造业转型痛点,中国工商银行贵阳分行创新构建“三维赋能”服务体系:组建专家团队驻点服务,深度对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创新“流贷+项目贷”组合产品,截至目前累计提供融资支持超10亿元;建立“总分支+跨区域”协同机制,为企业下属子公司搭建智能化改造专项通道。
贵州贵定农村商业银行则推出“水权贷”,创新将企业所拥有的取水权或水资源使用权作为获取贷款的质权品,有效支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贵州省分行推出“航空便捷贷”,围绕航空集群中优质核心企业及其供应商融资需求,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以组合担保、产业链监管、名单制准入等方式支持航空产业集群发展。该产品推出后,有效满足了航空上下游中小企业在设备购置、原料采购等方面的融资需求,为解决航空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点、堵点提供了现实路径。
景盛网-加十倍杠杆炒股-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股票杠杆平台排行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